SDYU UED提醒您:检测到您在用IE老版本浏览器或360兼容模式访问,为帮助您获得更好的体验,推荐使用chrome,搜狗,IE11等浏览器或更换至360极速模式

中心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中心动态 >>中心要闻 > 正文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宋协伟为国家艺术基金《陶瓷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》研修班作专题讲座
时间:2018/06/27 15:21:04    点击:      作者:    来源:

 

 

宋协伟,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、研究生院副院长、教授;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,中央美术学院职称委员会委员;AGI国际会员;中国美术馆特聘专家;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评审委员;文化部职称评审专家。

6月21日上午,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宋协伟教授应邀做客国家艺术基金《陶瓷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》讲堂,为研修班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围绕“设计不在”的专题讲座。

在讲座的开始,宋协伟老师就对主题“设计不在“ 四个字给出了双层注解,“设计或许已经不复存在,同时设计又可以无处不在”。就好像《哈姆雷特》中主人翁哈姆雷特所提到的那般:“To be or not to be ,It is a question“。

世界原本就是由无数个疑问充斥而成。例如,是否存在多重宇宙?是否存在一些奇异性质的时空几何?信息在黑洞中丢失了吗?人类合作行为如何发展”等,宋协伟老师以诸如此类略显深奥、又无不发人深省的系列疑问为入口,为讲座正式拉开序幕。

 

当下设计教育的实质是什么?它能否激发学习者的发展潜能,并同时满足社会和职业实践的需要?而设计的价值又是什么?这是每一位从事过设计的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。宋协伟老师不仅高屋建瓴地对其从文化价值、社会价值、经济价值、环境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,也为当下的设计发展现状,尤其是院校设计专业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。
   设计人才是直接关系到设计未来的决定性因素。宋协伟老师指出:在综合价值导向下,应该通过知识创新和智慧启蒙,培养有趋势预见力和应变能力的新型设计人才。其中特别分享了以西方为首的不同国家地区对于“设计人才”的不同理解。
   在古希腊大学提出的人才概念里,“智者”是融汇多元知识、智慧型的国家与城邦的高级管理者。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则提出“全能造型艺术家”的称谓,这是将艺术与技术,艺术家与工匠的复合理念。而英国提出了关于未来城市规划的全要素、跨转的城市学通才,简称“城市学家”。

 

 

设计人才的培养,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学校教育。讲座中,宋协伟教授不仅为学员们展示了大量国际顶尖设计院校的当下风貌,也进一步探讨了中西方文化背后的设计教育所存在的差异性。无论是伊藤穰一指出的:“我们希望所有的相关学科可以少一些分割,多一些互联”,还是黑山学院的“设计教育的核心在于建设创新体制”,设计教育,是一个愈发值得深思的话题。

其中,针对设计人才的进化理论,宋协伟教授还特别提出了“创新性、革命性“的双原则。创新性设计是指改变看待设计问题的角度,而革命性设计则是改变对普通问题的思维方式。就好像他在讲座中反复提到的MIT媒体实验室所倡导的:“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没有方向”,或许能给当下的设计艺术工作者,给予不一样的探讨空间。

 

 

设计将从一种生产型行业演变成一种解决人类社会棘手问题的行业,未来设计师的行业也将涵盖人体器官设计师、智能系统设计师、干预设计师、机械学习设计师、合成生物设计师、纳米技术设计师、融合主义者等。关于这些不同设计学科的介绍,让在座的学员们,不仅对“设计”二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,更多的是启迪了大家对所从事领域的深层思考。

讲座中,宋协伟教授还特别分享了一些关于中央美术学院近些年在高考命题、毕业展、设计艺术沙龙策划中的经典案例,涵盖了哲学、美学、社会学、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。这种强调艺术与设计的融合性,超越专业的融合性等独立自由看待世界和揭示世界的方式,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设计教育的认知。

 

整场讲座令研修班全体学员多次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。讲座圆满结束,中央美术学院的宋协伟教授与研修班全体学员合影留念。